制药用压缩空气质量标准需同时满足国际标准、药典规范和行业最佳实践,关键控制参数及实施要求如下:
一、核心标准依据
- ISO 8573-1:2010(压缩空气质量等级)
- 固体颗粒:
- 1级:粒径≤0.1μm,含量≤0.1mg/m³(高风险工艺首选)。
- 2级:粒径≤1.0μm,含量≤1.0mg/m³(常规制药工艺)。
- 水分(压力露点):
- 1级:露点≤-70℃(特殊灭菌场景)。
- 2级:露点≤-40℃(自动化生产线)。
- 含油量:
- 1级:≤0.01mg/m³(欧盟医用标准)。
- 2级:≤0.1mg/m³(中国药典要求)。
- 中国药典与GMP要求
- 含油量:明确≤0.1mg/m³,与欧盟标准一致。
- 微生物控制:参照洁净室标准,如ISO 5级(百级)洁净区,微生物≤1CFU/m³。
二、行业实践细化标准
- 干燥方式选择
- 吸附式干燥机:露点可达-40℃至-70℃,适用于自动化程度高、仪表密集场景。
- 双级干燥(冷冻+吸附):用于高湿度地区,确保露点≤-20℃。
- 验证周期:每6个月检测露点、含油量、粒子数,符合ISO 12500标准。
- 过滤系统配置
- 三级过滤:
- 前置粗滤(3μm)+精密过滤器(0.01μm)+除菌过滤器(0.22μm)。
- 油雾分离器需达到0.01ppm去除效率。
- 末端保障:无菌级过滤器(0.22μm)用于直接接触药品的工艺。
- 管道与材质要求
- 接触压缩空气部分:采用316L不锈钢,避免碳钢腐蚀污染。
- 内壁处理:电解抛光至Ra≤0.4μm,减少粒子脱落。
- 管架隔离:不锈钢管与碳钢支架需垫绝缘材料,防止电位差腐蚀。
- 在线监测与验证
- 关键节点:安装露点仪、油分检测仪,实时预警。
- 定期验证:每6个月进行露点、含油量、粒子数检测,符合ISO 12500标准。
三、特殊场景要求
- 无菌灌装区
- 低温实验室
四、合规实施建议
- 系统设计:采用无油空压机+吸附式干燥机+三级过滤组合,末端配置无菌级过滤器。
- 验证文件:记录安装确认(IQ)、运行确认(OQ)、性能确认(PQ)全流程数据。
- 风险管控:定期进行压缩空气系统风险评估,更新控制措施。
通过上述标准与实践的结合,可确保制药用压缩空气符合无油、干燥、无尘、无菌要求,保障药品生产质量和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