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药行业洁净区对压缩空气含水量有严格标准,主要依据国际标准ISO 8573-1:2010及行业规范(如GMP)。以下是具体技术要求:
一、含水量标准
- 压力露点
- 常规要求:压缩空气露点需≤-40℃(对应含水量约0.11 g/m³)。
- 高要求场景(如无菌制剂):露点需≤-70℃(对应含水量约0.003 g/m³)。
- 依据:ISO 8573-1:2010二级标准,GB/T 13277.1-2023规定1级压缩空气露点≤-70℃。
- 液态水限制
- 压缩空气管道中不得存在游离液态水,需通过冷凝排水装置控制。
二、油含量标准
- 总油含量:ISO 8573-1 Class 1标准为≤0.01 mg/m³(医药、食品行业常用)。
- 高要求场景:需达到Class 0(总烃含量≤0.003 mg/m³),通过特定检测验证。
三、相对湿度与温度
- 相对湿度:需控制在40%~60%之间。
- 温度:通常控制在18-26℃,以适应药品生产工艺要求。
四、微生物与颗粒物控制
- 微生物:进入无菌区的压缩空气需经过除菌过滤,微生物限度≤1 CFU/m³。
- 颗粒物:需符合洁净区悬浮粒子标准,如A级区≥0.5μm粒子数≤3520粒/m³。
五、检测与验证
- 检测方法:油含量采用红外光谱法(ISO 8573-5)或气相色谱法(ASTM D6228)。
- 监测频率:新系统每3个月检测一次,成熟系统每6个月至1年检测一次。
六、行业规范依据
- 国内标准: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GMP)2010版附录要求压缩空气含水需满足ISO 8573二级标准(含水量<0.1 mg/m³)。
- 国际标准:ISO 8573-1:2010及GB/T 13277.1-2023对压缩空气质量分级有明确规定。
总结
制药行业洁净区压缩空气含水量需严格控制在露点≤-40℃(高要求场景≤-70℃),同时需满足油含量、微生物及颗粒物等综合标准,以确保药品生产环境的质量与安全。企业需定期检测并优化压缩空气系统,符合GMP及国际标准要求。